制造業在瑞典的發展一直遵循著知識密集型、靈活高效型和節能可持續發展型這些原則。瑞典創新局不久前提出該國未來制造業在創新研發前提下實現再工業化的愿景:“2030年,瑞典有望成為研發與制造高級產品與服務的少數國家之一。”創新局指出,瑞典制造業回歸和再工業化應該帶來含金量較高的產品、能吸引年輕人才的職業科研氛圍和技術嫻熟的職業技能人員。從現在開始,無論是企業還是科研機構都應為2030年瑞典實現生態友好、可持續發展的制造業而努力。
創新是國家競爭力核心
上世紀90年代,很多瑞典制造企業在國外獲得發展的同時,依然繼續保留了在瑞典本土的制造基地,在相關領域就業的人口高達100萬。制造業及相關的服務業是瑞典促進就業與經濟增長的引擎,也是該國近20年來保持相對較高國內生產總值的主要支柱。
近些年來,瑞典致力于優先發展制造業,并在工業研發領域投入巨資。瑞典把研發與創新看成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對瑞典國家經濟發展和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來說,創新也是政府和企業認可的必經之路。從2008年開始,瑞典已在建造“制造業戰略研發中心”、“可持續發展的產品研究”等創新研究機構,這對確保企業和國家長期擁有世界競爭力無疑十分必要。自1993年以來,瑞典科技企業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員工人數翻番,已占瑞典整個就業市場勞動力人數的20%。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瑞典制造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注重生產環保、高效節能、可回收再利用的商品。瑞典在環保商品方面具有國際知名度,在高效使用原材料、回收和節能系統方面都走在了前列。此方面的科技能力令瑞典在諸如汽車、能源和電子等產業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其次,瑞典的制造業致力于提供一體化和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已從過去提供標準商品的生產轉變為給客戶打造特殊產品的制造系統。瑞典制造企業還善于通過虛擬技術,有效處理生產數據,不斷促進人與機器的融合。未來制造業的一個明顯標志是人和自動化設備、技術系統及機器人“共事”。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持成為制造業不可或缺的領域。瑞典將加強技術人員與自動化的合作,以增加產品的靈活性和實用性。
最后,服務創新是很多瑞典企業擅長的領域,也是它們正在思考的問題。
國家層面制定創新策略
制造業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對瑞典未來繼續維持高福利發展模式來說至關重要。瑞典創新局認為,瑞典未來如果要繼續成為一個制造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家,需要在制造業領域和相關的產業、學術和研究機構中加大研發與創新。這項任務也被稱為制造業的創新戰略,覆蓋了生產鏈各個環節。為了讓上述瑞典所具備的優勢繼續發揮其特長和應對嚴峻挑戰,瑞典將繼續加大對創新能力的投入以進一步增強其活力,縮短科研和創新成果轉化為工業價值的時間。作為政府的一部分,瑞典創新局將主要在以下五個方面采取措施,推動國家、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密切合作來實施創新策略。
國家推動創新工程 瑞典將從國家層面應對制造業的挑戰,尤其是在優勢領域中再度強化其競爭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制造業領域的創新旨在進一步減少能源消耗,制造業節能設備領域要進一步提高回收再使用的效率。此外,企業需要保持適當的自動化水平,因為新技術需要員工與自動化機器和諧比配以實現更高效的生產。在這樣的條件下,制造業中的工作崗位也隨之成為較有吸引力的工種。科技產品的制造平臺在瑞典成為一個很大的經濟增長點,尤其是在能源和醫藥技術行業。而滿足客戶需求和靈活多變的制造是未來制造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幫助中小型制造企業研發新技術 未來擁有很多能夠持續增長的高技術型小公司是瑞典取得成功的關鍵。瑞典目前已經有大量扶持中小型企業創新和研發的投入,通過這些扶持項目,中小企業能夠繼續提升技術,確保產品適應市場變化。學界和研究機構的投資需求能夠對接中小型企業,也令這些企業減少了自我開發的投入。
開展技能教育與培訓 為了滿足企業的技能需要和加強瑞典的競爭力,必須讓技能培訓較早地進入教育體系,通過教育機構和制造業的合作來實現這一目標。只有通過教育與實踐的深入合作,才能令職業技術教育提升至更高水平,增加學術成果的工業價值。在學生與制造業中架起暢通的橋梁,使職業教育、學位教育和培訓等領域的學生們充滿動力,也令制造業和研究機構的溝通更加暢通。
靈活的人員流動 科研成果應用于商業的關鍵之一就是制造業和學術研究機構之間的人員能夠自由流動。通過提供合適職位,企業將能夠從科研機構中獲取較高的研發技術含量,而科研機構也可以根據實際市場需求調整創新研發領域和項目。對人員的短期快速培訓可以使這樣的綜合性科技人才既能為企業服務,也能勝任科研機構的研究工作。
國際化 制造業的科研和創新需要加強國際合作。歐盟目前已具備較好的平臺,在制造業和科研之間有較好的渠道能實現研發成果的轉化。瑞典目前也在創新局的倡導下創建制造業的研發合作平臺,并參與歐盟的研發項目。
資源節約型的制造生產
發展高級制造技術將使瑞典各類企業獲益,尤其對中小型企業來說更是如此。以XELMO公司為例,它是一個在建筑領域里蓬勃發展的小公司,它的產品和服務是本土制造業中的一塊重要“積木塊兒”,公司的專長就是提供讓機器設備與整個生產系統能夠“吻合”的嵌入式系統,從而增加顧客產品的價值與競爭力。這家公司的客戶都是瑞典制造企業,這些大大小小的企業在工業鏈中合作,就像一個集群。這個集群可以是地域性的或者是全國性的,創新在這個循環系統里誕生,在新的企業和市場中誕生商品。在瑞典制造業中,這種集群獲得了發展環境,并催生了小型技術企業的繁榮,它也增強了制造業的競爭力。
科研、發展和創新,從私人企業和國家層面看來,都是競爭力的重要部分,能長期強化瑞典技術企業集群。隨著制造業不斷給XELMO這樣的小公司提出新的需求,它也不得不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通過參與瑞典高校和歐盟的合作科研項目,它獲得了這種小規模公司一般不可能擁有的一群工程師。該公司員工鮑曼告訴記者,公司從這種創新研發合作中獲得了競爭力和國際化的研發團隊,“因為嵌入式系統在瑞典是個相對小的領域,我們需要更廣的知識網絡,所以我們必須參與到更大的科研合作項目中”。
除了小企業,大企業也從戰略創新中不斷發現新的增長點。電力和自動化技術的全球領導廠商ABB集團下屬的ABB組件廠制造業務負責人林德對記者說,產品的質量現在已不是挑戰了,ABB產品能夠靈活多變地適應其他產品,并能與無限量的各種產品組合成新應用產品才是努力的方向。他說:“我和團隊一直在不斷發展工作方式,這才是最有意思和能增強ABB產品競爭力的核心所在。”
瑞典工業發展專家、梅拉達倫大學教授貝爾格倫認為,在全球化經濟和世界一體化市場的挑戰下,制造業發達和極富世界競爭力是瑞典未來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十年前,制造業的一切都可以“外包”,但今天看來并不是一個好的商業主意。現在,瑞典制造業企業更看重的是縮短的交貨時間和可控的制造過程。因此,本土的制造業研發就顯得更加重要。像瑞典這樣一個依賴出口經濟的小國,必須擁有良好的知識儲備、高技術的員工和資源節約型的制造生產,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貝爾格倫說:“一切新產品的制造生產都需要制定出涉及設備、材料、人員、流程和工廠的優質計劃。”
她認為,由于本國市場較小,瑞典已經有很多跨國公司在海外發展多年,這對瑞典來說是好事。以前這些企業可能比較關注低勞動力成本,但現在“低端產品”的競爭完全可以在當地完成,而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卻對研發和創新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所以,近些年來,很多瑞典制造企業開始把研發和制造環節逐漸搬回本土。來自沃爾沃集團、ABB集團、斯堪尼亞公司和瑞典軸承公司等瑞典知名跨國企業的投資計劃清晰地表明,瑞典2030年仍將是依托于制造業發展的國家。
貝爾格倫說,未來,瑞典企業應走在科技的最前沿,而“瑞典制造”將象征著高技術含量、節約環保型的高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