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之都必將成為投資重鎮
來源:歐洲購房網作者:歐洲購房網時間:2015/12/23
掃一掃,隨時看
1.說說老柏林
講天氣,講自然風光,講物產,柏林都算不上出色。但是作為一個城市,他的內容豐富多彩,像一口香氣四溢不停翻滾的火鍋,一頭扎進去,你不會知道你能從里面撈出一塊肥牛,還是一條金針菇,亦或者一片黃喉。
歷史上這里曾是普魯士的國都,這里曾是第三帝國的老巢,這里曾是東德的人間天堂,這里是西德的飛地。雖然二戰中柏林被轟炸成一片狼藉,但是坐輕軌橫穿整個城,依然可以看到東德留下的火柴盒宿舍樓,西德的玻璃幕墻大廈,在第三帝國追求宏大敘事意志下指導建設的辦公大樓,亦或者普魯士王國時期遺留下來仍帶著鐵和血光輝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教堂和博物館,參差的歷史飛快的在車窗外掠過。
漫步在城市中,也總是會和歷史不期而遇。比如經過國會大廈背后的威廉街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第三帝國興亡錄》里的一則小故事:希特勒上位之前,壓力很大,某天《興亡錄》的作者看到他從威廉街走過,旁邊的人嘲諷的說:「他最近壓力很大,晚上在家啃地毯呢。」比如走到斯普雷河畔,突然出現在草坪上的一段殘留柏林墻。比如房地產開發課上,教授問我們,在柏林開發一個新樓盤,最先要弄清楚的事情是什么?答:這塊地皮下面有沒有二戰的殘留炸彈。
2.聊聊東柏林
歷史書上提到的東西柏林分裂,更多的是著重刻畫柏林墻和激動人心的翻墻史。但是東柏林和西柏林人民的日常生活比起充滿怨氣的翻墻傳說,更有吸引力。
村上春樹的小說《世界盡頭和冷酷仙境》里描繪了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但是之間又有著某種聯系。1989 年前的東柏林和西柏林非常的符合這個設定,東柏林就是冷酷仙境,西柏林就是世界盡頭。
在柏林亞歷山大廣場旁有一個小小的東德博物館,里面的藏品大多都是前東德老百姓捐獻的,在這里可以一窺 1990 前東柏林的生活。在東柏林,咖啡豆是有的,但是是摻了燕麥的。酒精飲料也是有的,但是一副天藍色硫酸銅溶液的模樣,一看就知道是化學合成品,還要在瓶子上貼個熱帶海島圖案扮天然。
看上去漂亮的衣服也是有的,但都是化纖的。照片上看到東德姑娘們穿著它們在亞歷山大廣場附近的天橋上照相,引領射會主義人工合成時尚。住房也是有的,而且還不短缺,東柏林老百姓樂于從老房子里搬到政府興建的火柴盒宿舍里,因為那有像樣的暖氣和熱水供應。但是房子長的千篇一律,我曾在最東邊的一個區住過,幾次都因為這個原因迷路了。這種預制板建成的樓都大量使用石棉作為防火材料,1990 年后因為石棉的致癌作用,所有含石棉的板材又都被移除了。在 Hellersdorf 區找個山頭爬上去一望,滿眼一模一樣毫無個性可言的宿舍樓像人覺的它們是城市的癌變組織。
在一個天朝人民看來,最讓人驚奇的東德的天體文化,其實在德國,這種傳統一直是存在的。但據東柏林同學介紹,東德的執政者意識到裸體文化可以有效的對抗教會的影響,所以大力鼓勵群眾脫光衣服,享受自然。東德前書記昂納克甚至在某一年的游行上還檢閱了一輛有裸體女郎曬日光浴的彩車。我的朋友艾柯特知道的更多,他說曾看過一部老東德科教片,真槍實彈的向女性傳授自慰的方法,當然戰后德國男丁稀少也可能是一個原因。但是對比其他把男女都恨不得改造成無縫鋼管的同時代射會主義國家,這點自由難能可貴。
在老東柏林居民來看,東德也不是那么的糟糕,除了長期以來本國出產的不少工農產品都被蘇俄掠奪走造成經濟上的巨大負擔之外,至少大家都不用擔心失業。也還是我朋友艾柯特講的故事,在捷克和德國邊境曾有一個火車站,火車根本就不從那過,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在那工作領工資,兩德合并之后,火車站就給關了。
我曾去過一個東柏林老太太家做客,她的兒子現在失業了,對比起來,她也會不由的懷念老時光。我們集體去參觀東德老建筑「共和宮」(時為東德人民代表大會會堂)的舊址的時候,和輕軌上碰到的老人們聊起來,他們也會感慨的想起作為普通公民當年也可以隨便在那進出的風光。
至少看上去,東柏林是一個建立在水泥預制板、人工合成纖維時裝、化學合成酒精和裸體文化上的仙境,特別是相對同時代的射會主義兄弟國家而言。可是不是所有東柏林居民都想待在這個仙境里,因為旁邊就是個醉生夢死的西柏林。
3.說說西柏林
做為世界盡頭的西柏林,在地理上是和西方世界完全隔絕。像一個孤島,東德的領土把西柏林包圍了,開車能到的最近的西德城市是漢諾威,途中要開車經過東德的勃蘭登堡州和薩克森-安哈爾特州。這點在三毛的小說《傾城》里有介紹過,三毛就是為了辦橫穿東德領土的通行證才憑民國護照勇闖東柏林,在某檢查站邂逅英俊的東德士兵。
作為自由世界的飛地,西柏林的居民生活在恐慌之中。他們不知道這半爿孤城什么時候會被時刻勵兵秣馬的東德和蘇俄攻占。事實上,東德早就做好了入侵西柏林的計劃,他們以德國人的嚴密和精細,確定了進攻路線,占領地點,要抓的人等等,這個計劃現在還在東德博物館里掛著。蘇俄在 1948 – 1949 年一度從陸路封鎖西柏林,盟軍展開了柏林大空運,在 Tempelhof 機場每三分鐘就起降一架飛機,運送巨量的各種生活物資,最終守護住了西柏林的獨立。
柏林大空運一役讓西柏林成為了自由的象征。西德政府無比珍視這面旗幟,大力鼓勵本國居民來此定居。越南老華僑媚姐就是七十年代逃越共過來的,她介紹,那時候對于任何一個在西柏林工作的居民都可以拿到特殊津貼 「Berlinzulag」。,政府每月發放工資的 8% 作為在西柏林工作的獎勵,并且這部分津貼是免稅的。
可想,在這樣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半座城池,人們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過醉生夢死的生活。紀錄片《Die Insel West-Berlin oder wo alle Himmelsrichtungen Osten sind》(暴力翻譯:孤島西柏林 – 所有方向都是東的地方)和小說及其改編的電影《Herr Lehmann》(雷曼先生)都描繪了這個充斥著啤酒、現代藝術、搖滾樂、迪斯科以及學生運動的世界盡頭。
自由的人們在這個放浪形骸的地方玩出了花樣,比如柏林電影節,比如以蛋糕和電子樂為主題的「愛的大游行」,比如繁盛的同性戀文化和社區,比如林立的夜店和脫衣舞俱樂部。在 Charlottenburg 區住滿了藝術家,在 Kreuzberg 區是同性戀和朋克,年輕人在柏林墻下唱搖滾。著名的購物中心選帝候大街一派繁華,車水馬龍,街旁坐滿喝咖啡的人們。百貨大樓 Kadewe 擺滿了上百種香腸和上百種面包,讓少數能來西柏林探親的東柏林居民看的兩眼發直。
冷戰年代西方重要的文化運動西柏林也一場沒有拉下,滾石樂隊到西柏林森林會場開演唱會,嬉皮士們在西柏林動物園旁喝酒唱歌。連 Iggy Pop 和 David Bowie 都被吸引到西柏林,在 Kreuzberg 區居住了一段時間。
希特勒曾雄心勃勃的想把柏林打造成精致宏偉的世界之都 – 日耳曼尼亞。如果他的幽靈重新造訪 1961 – 1990 時的柏林,看到這座一度閃耀著他鋼鐵意志的城市切蛋糕一樣被分成了兩邊,一邊過著貧瘠、冰冷,渴望自由的生活,另一邊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波西米亞式生活,不知道這個前落魄畫家會不會也會動起搬進 Charlottenburg 某個冰冷的小公寓的念頭,繼續他早年在維也納的藝術家之夢。
4.談談新柏林
1990 之后,墻被拆了,冷酷仙境轟然倒塌,世界盡頭也重新和自由世界合為一體。這段分裂歷史留下來的東西很細微和有趣。比如東柏林有一座東德時期建的動物園,德文名是 Tierpark (暴力翻譯:動物公園),西柏林也有一座動物園,歷史比較老,德文名是 Zoologischer Garten (暴力翻譯:動物學花園)。兩個動物園都挺大的,我原來住在東柏林的動物園,然后坐城鐵去西柏林的動物園附近打工,時空觀多少會有點混淆。
西柏林的波西米亞式氣質在統一后擴散到了整座城,而東柏林則留下了為數不少的工廠和宿舍廢墟。窮藝術家們從房租日漸高漲的 Charlottenburg 區和 Kreuzberg 區搬往房租低廉的東柏林 Prenzlauerberg 區和 Friedrichshain 區。東柏林廢棄的廠房被改建了夜店和電音俱樂部,在歐洲大放光芒。
原來參與西柏林建設的土耳其勞工們把家里的親戚都從老家弄來,一古腦搬到南邊的 Neukölln 區,再加上西柏林原來就住滿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 Wedding 區,柏林成為繼伊斯坦布爾之后世界第二大土耳其人最多的的城市。
之前作為東德外籍勞工的越南人也效仿土耳其人,把親戚都弄到了東柏林來。吃苦肯干的越南老鄉們改造了貧瘠的柏林飲食,冒充中國人把中餐館和中式炒面小吃開的滿城都是。他們還帶來了豬大腸、酸筍、紫蘇和苦瓜。
有錢的俄羅斯老毛子們填補了藝術家搬出 Charlottenburg 區之后的空白,紛紛搬進了那里房間挑高有 4 米的老式公寓,俄羅斯特產超市和漂亮的俄羅斯姑娘在那區隨處可見。
東邊最遙遠的兩個區 Lichtenberg 和 Marzahn 新納粹橫行,半夜穿著馬丁靴留著光頭的高大小屁孩們到處游蕩,據說這幾年好了很多,之前他們會襲擊有色人種。我之前住在 Lichtenberg 區,據說是新納粹的老巢。有次下了大雪之后,樓下停著的車窗上的積雪都被畫上了 「卐」字。
現在柏林很窮,所以物價相對西德來說很低廉,對于窮學生們是好事,在這里生活可以過的比較體面。東德的工廠倒閉完后,柏林就沒有什么像樣的工業了。但是藝術家云集,所以文化和創業產業特別興盛。
5.最后
Lonely Planet 德國卷是這樣介紹一戰后德皇倒臺時的柏林:「是一個大熔爐,仿佛一個墮落的獸穴,同時也成了創造力的熔爐。各種各樣的藝術家聚集在這個擁有卡巴萊歌舞表演、達達派藝術家和爵士樂的城市」。今天的柏林又恢復了這樣一種熔爐的特性,骨子透著媚和性感。柏林著名的同性戀市長奧維萊特也這樣向世人這樣介紹柏林:窮而性感。
標簽: